


一封家書
親愛的兒子:
在看著你成長的每一天里,媽媽希望你都是快樂的、健康的。
我們盡自己最大的努力,去爭取為你創造一個相對良好的成長環境,媽媽認為,良好的環境更容易培養出良好的品質,只有良好的品質才是一個人健康人生的根本。
2021年年初,隨著電影《你好,李煥英》的熱播,很多媽媽紛紛曬出自己孩子的照片,并附上文案“我的兒子(女兒),我就要他(她)健康、快樂”!
兒子,媽媽可能相對有點貪心了,我的兒子,我不僅僅要他快樂、健康,還要他隨著年齡的增長,適時掌握相應的能力與實力。
如上幼兒園了,你要學會自己吃飯,自己入廁,會唱兒歌,會跳集體早操舞,不托班級的后腿;
大一點了,上小學了,你必須會寫,、會讀、會背,能考出不差的成績,不拉低班級平均分;
再大一點,自律且努力,善良又正直,考重點高中,上一流大學,直至最后,不懼怕,不迷茫,順理成章,步入社會。當然,媽媽是允許并接受你努力過后卻依然平庸,但不希望你承認平凡而放棄努力的無所作為。
這一步一步的腳踏實地,一夜一夜的挑燈夜讀,嘔心瀝血的付出,怎能僅僅健康快樂而已!
人活一世,草木一秋。你可以沒有偉大的理想,但不能沒有努力的方向和目標。在一考定終身的體制下,不管你平時多么努力,只要考砸了,就會被淘汰,所以書包很重,作業很多,沒日沒夜去學習,不是大人無情,而是現實殘酷。
關于得失,希望是你總結經驗,繼續前進的動力,而不是得意時輕狂,失意時頹廢的根源。誰都不可能永遠得意,也不可能永遠失意,得意時你要清醒,這個世界有太多太多比自己厲害的人,提醒自己,自己其實很渺小。失意時,不退縮,堅持下去,要相信只有經歷風雨才能見彩虹。
關于親情,親人只是一次緣分,不能與你并肩作戰、一路伴行,但風雨交加、艱難險阻的時候,總會想著,為你遮風擋雨、一同分擔一程,這輩子,無論我們會和你相處多久,相處的好不好,都請好好珍惜共聚的時光,因為,下輩子都不會再見。
改變通常都是為了更好,高二下學期,學校改制,統一住宿管理。我們都是一樣的心情,期待中帶著擔憂,期待你提前適應大學生活,期待你住校的日子能多睡會兒覺。擔憂的是,食堂的飯合不合口,宿舍的床窄不窄,喝水的位置遠不遠,鬧鐘會不會叫不醒……尤其開學第一周,當聽聞別的家長知曉學校很多生活日用設施尚有欠缺,吃飯靠搶,喝水靠找,宿舍很冷時,我們一度心急如焚,寢食難安,而最終在你的電話里,我卻沒有聽到任何報怨與抵觸,一瞬間,媽媽慚愧,我們的兒子其實很懂事,克制抵觸情緒,報喜不報憂,既不想讓父母擔心,又不想對新校區條件要求苛刻。
是的,教書育人,不就是讓孩子們不斷增長知識,并且學習做人做事,心境通達嘛。最終,媽媽也收起了這些鎖碎的擔心,換作幾句叮嚀:在家靠父母,在外靠朋友。在學校,沒有誰有義務對你好。你首先要尊重老師,關愛同學,會關心別人,才會得到別人的關心。跟同寢室的同學更要處好關系,互相幫助,多包容懂分享,和諧的氛圍、融洽的環境,更有利于你的身心健康以及更好的專心學習。
兒子,我們要求你好好讀書,并不是為了跟誰誰誰比成績,更不期望你能當上社會上什么重要的人物,或是擁有多少金錢,我們期望你,能以一顆善良、正直的心善待身邊每一個人,因為善良與正直才是人生最大的財富。
“書中自有顏如玉,書中自有黃金屋”,我們期望你,有朝一日,學業有成,用所學到的知識支撐自己的生活,且能為一方百姓盡點綿薄之力,為社會做些力所能及的貢獻。

平涼市公共交通公司